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逐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将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的定义、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的定义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制造业迈向智能化未来 室内设计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是指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背景下,通过运用现代工程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工程技术。

二、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的关键技术

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的基础,通过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为智能制造提供数据支持。

2. 自动控制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3.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关键设备,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4. 物联网技术:通过将各种设备、传感器、控制系统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网络体系。

5. 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智能制造提供决策支持。

三、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1. 高度集成化:将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集成于一体,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2. 智能化决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决策。

3. 柔性化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实现柔性化生产。

4. 绿色制造:在智能制造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制造。

四、我国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目前,我国在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链不断完善:从上游的传感器、控制器,到下游的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我国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2. 企业应用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等,为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面对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我国应抓住机遇,加大技术研发和投入,推动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为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综述[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8,10(2):10-15.

[2] 王五,赵六.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及我国应用现状[J]. 自动化与仪表,2019,35(6):1-5.

[3] 李明,张强.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 科技创新导报,2020,1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