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崇尚科技、尊重知识的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吉林工程技术师学院,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所重要高等学府,肩负着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本文将围绕吉林工程技术师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展现这所学院在新时代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魅力。
一、发展历程
吉林工程技术师学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长春地质学院,后历经更名,于2003年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学院。学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占地面积约1000亩,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60余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质立校、以特强校”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人才。
二、学科特色
吉林工程技术师学院以工为主,工、理、文、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院设有15个教学单位,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其中,优势学科包括:
1. 地质工程:作为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地质工程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地质工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2.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专业是学院的龙头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3. 矿物加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物加工领域的高级人才。
4. 自动化:自动化专业是学院的重点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毕业生在智能制造、智能控制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三、人才培养
吉林工程技术师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强化实践教学:学院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实习、实训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2. 优化课程设置:学院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将学科前沿、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拓宽国际视野: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出国留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机会,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4.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吉林工程技术师学院在新时代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面对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引用权威资料: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关于发布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办法的通知》(2018年)
《教育部关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2018年)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