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坐落于美丽的辽宁省葫芦岛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秉持“厚德、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围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传承与创新,探讨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传承:历史底蕴与精神传承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承与创新中的教育明珠 室内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是辽宁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搬迁,最终于1985年定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这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1. 历史底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历史底蕴源于其前身辽宁省立工业专科学校。该校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一批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学校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2. 精神传承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以“厚德、博学、求真、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这一精神传承,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

二、创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传承历史底蕴的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1. 学科建设

学校现设有15个学院,涵盖工、理、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其中,工程学科为学校的优势学科,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近年来,学校还积极拓展新兴学科,如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适应国家战略需求。

2. 人才培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科研机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学校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员。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引用权威资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9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8年科学研究年报》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追求卓越,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