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位于美丽的辽宁省阜新市,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49年,历经60余年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本文将从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进行简要介绍。

一、历史沿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立足东北,辐射全国,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室内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是阜新矿业学院,始建于1949年。1951年,学校更名为东北工学院阜新分院;1953年,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1985年,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60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二、学科建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设有21个学院,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本科专业68个。其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三、人才培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1年的企业实践。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

四、科研创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科研创新方面成果丰硕。学校设有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产学研基地,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五、社会服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关注社会发展,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辽宁乃至全国矿业、建筑、机械、化工等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学校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