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加强水污染治理,保障水环境安全,我国于2015年发布了《水污染工程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本文将围绕《导则》的内容,探讨水污染治理的工程技术方法,以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一、水污染治理概述

水污染工程技术导则:构建生态文明,守护碧水蓝天 室内设计

《导则》明确了水污染治理的目标、原则和基本要求。以下是《导则》的主要

1. 目标:通过水污染治理,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

3. 基本要求:水污染治理工程应遵循“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顺序,确保治理效果。

二、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方法

1.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是水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导则》推荐以下污水处理技术:

(1)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适用于有机污染物较多的废水。

(2)物理化学处理:如混凝沉淀、吸附、膜分离等,适用于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物。

(3)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等,适用于难降解有机物、毒性物质等。

2. 废水回用技术

废水回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导则》推荐以下废水回用技术:

(1)微滤、超滤、纳滤等膜分离技术,适用于水质较好的工业废水。

(2)高级氧化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适用于水质较差的工业废水。

3. 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污泥处理与处置是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导则》推荐以下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1)污泥浓缩、脱水、稳定化处理,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

(2)污泥焚烧、填埋、卫生填埋等处置方法,确保污泥安全处置。

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导则》推荐以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1)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2)生态沟渠、生态湿地等,改善农业面源污染。

水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我国《水污染工程技术导则》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要认真贯彻《导则》精神,不断创新水污染治理技术,为构建生态文明、守护碧水蓝天贡献力量。